在州人民政府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副州长 马成
一、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的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2年,是我州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阶段,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自给,提前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第二阶段:1983年至1998年,是我州突破自给自足传统农业,转而以增加市场供给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栽培模式,“粮经”二元种植结构逐步形成。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我州农业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实现了“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的快速调整,初步形成库尉轮棉花、香梨,轮台白杏、且若红枣、焉耆盆地红色产业协调发展且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高效节水、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二、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
面临的机遇。一是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二是扩大内需机遇难得;三是发展基础扎实牢靠;四是当前工作成效明显;五是“三农”工作氛围良好。州委、州人民政府先后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快畜牧业、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业保险、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各级党政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强农惠农措施不断完善。
三、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不懈抓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自治区确定的“稳粮、压棉、管果、促畜”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到抓基础、强产业、促统筹。抓基础,就是要把稳粮优棉作为重要基础来抓。特别是和硕、博湖两县要加大“退白扩红”力度,棉花生产要向“库尉轮”等优势产区集中,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优势种植区域。大力发展焉耆盆地以番茄、辣椒为主的红色产业。今年,全州特色经济作物要突破10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7万亩,加快香梨、杏、葡萄、红枣四大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每年新增特色林果10万亩以上。促统筹,就是把畜牧业与农业、林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二)坚持不懈抓农民持续增收。一要在应对市场变化中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二要在推进产业发展中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三要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重点支持农民进入当地基本建设工程、服务业等就业容量大的领域开展创收。
(三)坚持不懈抓农村基础建设。一要抓好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抓紧实施塔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续建工程6项,争取16项工程开工。二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进一步扩大巴音布鲁克山区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增水作业的规模和覆盖面,从根本上改善草原生态。三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四)坚持不懈抓农村综合改革。一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三要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五)坚持不懈抓农村重大项目。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全州农口共申报项目279个,申报资金28.40亿元;现已落实项目140个,落实资金10.53亿元。
[责任编辑:张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