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网首页 | 红色邮箱 | 网站地图

喜看巴州乡村新变化——我州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018-07-16      巴州报社


 
  5月17日,在若羌县一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枣农们在对红枣进行分拣、挑选。近年来,若羌县通过互联网+红枣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记者 李伶 摄)
 
  7月9日,记者来到全国文明村——若羌县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一栋栋红顶黄墙的安居富民房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枣林间,平整干净的乡间小路上,每间隔50米就设有一盏太阳能路灯和一个垃圾箱;村委会门前的枣乡风情园里,集中连片的枣树迎风招展;村委会内的文明道德礼堂里,乡亲们正感受着党的好政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是巴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
 
  普通乡村实现美丽蜕变
 
  巴州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重点打造一批农家采摘、乡村休闲、田园景观等乡村旅游项目,培育一批高品质的星级农牧家乐。
 
  盛夏七月,焉耆县五号渠乡阿伦渠村,花红柳绿,流水潺潺,游客纷至沓来。而在两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模样:破旧房屋多、环境脏乱差、垃圾靠风刮。2017年,该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村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增设了垃圾箱……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多力坤在阿伦渠村口开起了风情园,搭上了乡村旅游致富车。
 
  阿伦渠村在2017年创建美丽乡村中,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美化和村庄亮化,现在有12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风情园,吃上了旅游饭。
 
  阿伦渠村是巴州众多普通村庄实现美丽蜕变的一个缩影。
 
  龙头企业推动三产融合
 
  产业兴,则百业兴。巴州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发展和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集生产、保鲜、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若羌是巴州红枣种植大县,截至2017年底,该县累计种植红枣生态经济林23.02万亩,完成绿色红枣基地认证10万亩,有机红枣基地认证10万亩,红枣产业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焉耆盆地盛产红辣椒,辣椒是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新疆凯都河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在当地收购1万吨辣椒和10万吨番茄,制成辣椒酱和番茄酱,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中亚部分国家,带动当地200余名群众就业。新疆晨曦椒业有限公司则对红辣椒皮渣进行深加工,目前该公司在焉耆建成了色素辣椒种植基地,带动了包括和静、博湖、和硕以及周围团场在内的巴州地区辣椒种植产业发展。
 
  乡风文明有传承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巴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坚持把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推进诚信建设,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逐步打造一批乡村规划好、村庄面貌好、道路建设好、造林绿化好、环境卫生好、增收就业好、民族团结好、遵纪守法好的美丽村庄。
 
  果勒吾斯塘村的文明道德礼堂是若羌县各个乡镇干部群众和外地游客经常来参观的地方。这个设立于村委会内的文明道德礼堂面积不大,但内涵却十分丰富。一进门,“小红枣,大产业,民富村强精神旺;知礼仪,感党恩,团结稳定人心齐”几个红色大字便直入眼帘。礼堂四周的墙面上贴着《村规民约》、若羌县实施“幸福乡村”“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墙上《榜样的力量》则展示了村里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劳动模范和民族团结模范。
 
  该村村民艾斯卡尔·买买提说:“每次来礼堂参观,我都深受教育和感染,这些荣誉和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引才育才激活力
 
  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巴州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在全州建立了9个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到乡镇、村挂职锻炼;继续实施“天池计划”,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采取“科技特派员+项目+贫困户”的形式,引导科技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激发农村专业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眼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正在巴州大地上徐徐展开。巴州力争到2050年,实现全州“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强”的目标。为此,巴州将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建立起“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同时,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记者 李伶)
 
 
[责任编辑:武新梅]

主管单位: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巴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地址:新疆库尔勒市文化路
电话:0996-2276395 传真:0996-227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