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的追求
——记“钢铁姑娘”治沙人帕提古丽?亚森事迹
 

 2015-10-21      巴州党委组织部


帕提古丽?亚森(1982—— 

女,维吾尔族,新疆且末人,20051月参加工作,2011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且末县河东治沙站工人。2011年荣获自治州五一巾帼奖;2012年荣获巴州青年五四奖章、自治州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巴州开发建设奖章;2015年荣获自治州第三届道德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只要我还活着,我所热爱的治沙事业就不会停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帕提古丽·亚森

 

她,一个平凡、质朴的维吾尔族女子,她却用她的勤劳双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漠深处培植出一抹抹新绿;她更象一株摇曳在大漠中的红柳,在狂风与烈阳的洗炼下,愈发坚韧、挺拔。

她,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她,让生命在为大漠染绿的途中如夏花般绚烂;她,用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完美地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就是被誉为“钢铁姑娘”的治沙人——帕提古丽?亚森。

 

面对疆情,她选择入党

 

这几年,面对新疆严峻的维稳形势,帕提古丽?亚森疼在心里,她深感“稳定是福、动乱是祸”是硬道理。乌鲁木齐“7.5”事件带来的伤痛她没有忘却,且末各族儿女长期和谐相处的场景她记忆犹新,和各族群众一样,长治久安、平安和谐也是帕提古丽?亚森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越清晰,帕提古丽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就越强烈,她觉得自己应该出一份力,在组织的帮助下会发挥更大作用。

“敌人想搞分化破坏,我们坚决不能上当。维护稳定、人人有责,我虽然是位女同志,当不了警察冲锋在维稳最前沿,但是我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编织一片绿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共守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组织需要,我愿意用一名普通治沙园林工的微薄力量为和谐且末做出贡献”这是她在200910月向林业局党支部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时,自己向党支部书记阿不都维力?吐逊吐露的一番真心话。思想上入党还不行,关键还要在行动上入党,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1111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誓言无悔、信仰不变,这些年她用自己一滴滴汗水铸就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20151月,当单位准备选派第二批“访惠聚”活动工作组人选时,帕提古丽说,没有和稳定无关的人、无关的事,我要报名。这样,帕提古丽被选派到情况复杂、群众需要、维稳形势严峻的英吾斯塘乡科台曼艾日克村工作组,成了一名住村干部,和其他组员一道成天穿梭于村组之间、忙碌于田里田外,以一名普通工作组成员的角色参与基层维稳、体会民情民意、感悟住村真谛,实现着她入党奉献的人生目标。

 

                  面对梦想,她选择治沙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漠面积达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县行政面积的38.4%,绿洲四面环沙,犹如“沙漠孤岛”,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新疆乃至全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且末县治沙站河东岸的流动沙漠与县城仅一河之隔,距县城中心只有2公里。由于流沙的堵塞,车尔臣河在历史上曾三次被迫改道,使闻名西域的且末古城两度被风沙吞噬。为保护美好家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勤劳勇敢的且末各族人民就坚持不懈地与风沙作斗争,在1998年成立了全疆第一个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启动河东防沙治沙工程。

2005年,中专毕业后的帕提古丽·亚森,赶上了且末县事业单位首次公开招考,在报考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防风治沙工作站。她自己说,治沙是她的心愿,也是父亲的心愿。帕提古丽?亚森的父亲是位历史老师,曾多次跟她讲,且末过去因为风沙的危害,曾两次被迫搬迁,治沙是很有意义的事,是为子孙后代做好事。

23岁那年,帕提古丽·亚森在父亲的鼓励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防风治沙站,成为且末第一批防沙治沙女护林员。可父亲却在她工作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紧接着母亲也在父亲走后不到一个月就过世了。接连的打击,让她悲伤不已。父亲离开时,拉着她的手,让她一定要将防风治沙的事业继续下去,保卫好家园。从那时起,年轻的帕提古丽·亚森就下定决心,这一辈子要与风沙做斗争……

 

面对爱情,她选择同事

 

    春季是且末大风频发的季节,也是强沙尘暴多发时节,大风一起沙漠里昏暗一片,几十米之外看不清人影,人在强风的裹挟下站都站不稳,空气里呛人的尘土让人呼吸困难,沙粒吹打在脸上也犹如针扎……晚上回家洗脸,脸上也火辣辣的疼。治沙成就情缘,帕提古丽·亚森嫁给了同是治沙工人的苏来曼·伊萨克,夫妇俩整天结伴在沙漠里工作。夏天,沙漠里的温度有时高达五六十度,帕提古丽·亚森和丈夫依然在沙漠里忙着整理毛管,给幼苗培土加固……为节约用水,他们经常顶着酷暑,一手拿着铁锨,一手提着种籽在每个滴头处补种沙拐枣;为确保苗木的成活率,有时要步行到2公里外的芦苇丛中,背回芦苇给苗木设置沙障……一天下来,他们要在沙漠上徒步三四十公里,有时遇到大风天气,新栽种的树苗会被连根拔起,他们又心疼又无奈,不得不重新开始补种。这样来回不知要折腾多少次,沙漠中终于出现了点点新绿……这星星点点的绿色似一剂强心剂,让帕提古丽·亚森看到了希望,也更坚定了她治沙造林的信心和决心。每年管护区苗木验收时,她管护的苗木成活率都在90%以上,她成为了防沙治沙的排头兵。因为在她清楚地知道,党员是面旗帜,也是标杆,站里的党员少,职工群众多,越是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党员更应走在前、干在前。

 

面对孩子,她选择坚强

 

    帕提古丽·亚森的孩子刚刚出生五个月,就开始了被抱来抱去的生活。每天天不亮,她就和丈夫起床做饭,把熟睡中的孩子送到婆婆家,然后再骑着摩托车到沙漠里上班。

    在且末县,每年的15月,是治沙工作最繁忙也最关键的时期。有时她们在沙漠里一忙就是一整天,饿了吃一口随身带来的干馕,渴了喝一口滴灌带流出的凉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上的辛苦和劳累她都能克服,最让她感觉愧疚和难过的是,年幼的孩子常常因为她工作的忙碌而被疏忽和遗忘。

孩子3岁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帕提古丽·亚森和孩子约好下午放学第一个来接他。当时治沙站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加之当天铺设滴管的地段地形复杂,虽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大家还是紧张的忙碌着,等完成任务时,天已经黑透了。这时的她才想起,孩子还在幼儿园没接呢。她和丈夫慌忙赶到幼儿园,幼儿园的大门早已关闭,值班人员告诉她,孩子的班主任现在还在办公室等她呢。夫妇二人找到老师时,好心的老师正在一边给她孩子喂吃的,一边讲故事给他听。儿子一见到帕提古丽·亚森,立刻就扑了上来,紧紧抱着她的脖子边哭边说“妈妈,你不要我了吗?你为什么不来接我,你不要丢下我……”,听着儿子委屈伤心的哭声,看着儿子泪流满面的小脸,帕提古丽·亚森的眼泪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抱着儿子,她一遍遍的责备自己,一遍遍的问自己,我配做一个母亲吗?回家的路上帕提古丽·亚森爱人跟她说,你还是换个工作岗位吧,我们俩个人不能为了治沙,不管家也不管孩子。

那天晚上孩子睡觉时一直紧紧搂着她,看到孩子睡梦中委屈的小脸和眼角溢出的泪痕,帕提古丽·亚森心中有一丝的动摇。那一夜她辗转反侧、百感交集,想着父亲的嘱托,她久久无法入睡。第二天,天还未亮,她又早早爬了起来,将儿子送到了幼儿园。她把对儿子的爱精心珍藏,工作之余,她尽管拖着疲惫的身躯,但仍然腾出时间多陪儿子玩耍。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曾对父亲许下的承诺,那就是:在治沙这条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勇敢的坚持下去,永不放弃!因为她明白,是党员就要奉献、就要舍得,她相信年幼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明白自己曾经的坚守与付出是值得的。

面对病魔,她选择抗争

 

    冰心老人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她现成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困难仍以奋斗的英姿与之抗衡,那么,这样的人生将是辉煌的。”

    2009年夏天,单位组织团体体检,那次体检帕提古丽·亚森刻骨铭心,终身难忘。那天体检,医生告知她患有脑瘤。初听到脑瘤这两个字,她的眼前一片漆黑,仿佛天塌下来了似的,她怔在医院的走廊里双腿发软。她不敢相信医生的检查结果,心想一定是医生搞错了。为进一步确诊,第二天她便在丈夫的陪护下去了乌鲁木齐的肿瘤医院进行复检。让她没想到的是,最后的检查结果依然那么残酷,那么让她无法承受!手里捏着那张薄薄的检查单,帕提古丽·亚森忍不住嚎啕大哭。她在心里无声地问自己,我才27岁,我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要这样离开人世吗?难道就要这样失去光明吗?如果自己的病无法医治,留下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父母都已经去世了,自己不能再留下年幼的儿子离开这个世界。想到这些,帕提古丽·亚森忍住内心的悲伤对自己说,不行,我还不能死,不能就这样走了,我要亲手把儿子抚养长大成人,要亲眼看到自己精心栽培的苗木绿色成林……从乌鲁木齐回来后,她又走进自己牵挂的沙漠,摸摸亲手栽种的小树,再浇浇水,培培土……站在沙漠顶峰看着一望无际的滚滚黄沙和茁壮成长的苗木,她把自己的病又抛到了脑后,开始和往常一样植树造林……

    站里的领导知道她的病情后,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让她从事办公室工作,但是她总是放不下自己管护的那片林带,忙完办公室的工作又回到沙漠里,看看自己栽种的那片林带,给它们浇水、培土……

县里的领导知道她病情后,多次到单位和她家来去看望慰问她,鼓励她要勇敢与病魔作斗争,并准备将她调到县妇联工作。曾经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帕提古丽·亚森曾动过换个轻松点的单位工作的念头,可当调整工作岗位的表格真的摆在她面前时,她又不忍离开了……对她来讲,这片沙漠就是她的家,是她生命中为之奋斗并热爱的地方,身为一名党员,更应有一种“螺丝钉”精神,把她放在哪里,自己都始终是那个爱岗敬业的治沙绿化工。

帕提古丽·亚森说:“虽然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还能在沙漠里种多少棵树?如果我还能活10年,我想看到我种的树在沙漠里成为一片绿洲;如果我只能活一年,我也想在沙漠里种出一片绿色的林带,让荒凉的沙漠变成绿色的家园;如果我只能活一天,我就会为100颗苗木根部培土;如果我只能活一个小时,我就会栽种上一棵树……”

 

面对荣誉,她选择珍爱

   

面对未来,帕提古丽·亚森说,作为一名党员,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她常说,焦裕禄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值得她一生去学习。

   看着眼前沙漠里不断延伸的绿色林带,帕提古丽·亚森说:“在治沙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我所营造的这片绿洲,可以让爱我、关心我、并支持我的全县各族群众享受;在治沙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所我营造的这片绿洲,可以阻挡风沙的入侵,可以让我所热爱的这片美丽家园不再被风沙吞噬;在治沙这条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所我营造的这片绿洲,可以让我热爱的且末各族人民生活的更为幸福,更为快乐!等到有一天,儿子长大了,当他看到沙漠里这一片片透着生命气息的绿洲时,会为我今天的坚持和付出感到自豪和骄傲,会因有一位普通党员的母亲而光荣!”


[责任编辑:武新梅]
主管单位: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巴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地址:新疆库尔勒市文化路
电话:0996-2276395 传真:0996-2276395